[當媽的不一定要事事做到最好]
誰說當媽的一定要選擇堅強?
一定要事事做到最好嗎?不,孩子也可以成為媽媽的靠山。
但關鍵在於小時候要先為孩子養成可靠的人生觀,
這樣將來他們才能真正成為我們的靠山。
有人說生小孩是一種賭注,但我覺得,
當父母的更像是在進行一場長期投資。
這一路上,當父母的我們也是邊走邊學,
從一出生的伙伴關係到「養育」從「養育」到「教養」進階成「教育」,一路與孩子共同成長。
當我開始與孩子敞開心扉談心時,
驚訝地發現他們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,
從被呵護的角色轉變成我可以傾訴的對象。
回想起孩子小時候,
我其實很少對他們說體已的話,
總覺得他們年紀還小,或許不太懂。
即使如此,我選擇去做給他們看,
並引導他們成長,而且自己也學習如何對他們放心與放下。
曾經有朋友問我:「到底要怎麼放心與放下?」
我反問:「如果你的孩子是個容易忘東忘西,丟三落四的人,你會怎麼做?」
朋友思考了一下,然後回答:
「我一定會千叮嚀萬囑咐,不斷提醒他」
「我會幫他準備好所有東西」
「時時刻刻盯著他,確保他不會弄丟東西」……
我笑著問:「那這樣的你,不會累嗎?」
這樣的學習,最終受益的是父母,而不是孩子。
因為孩子會認為,反正總有人幫我做好一切,
我根本不需要學習如何記得、如何負責。
長期下來,孩子失去了學習機會,父母卻背負了無窮的壓力。
我記得有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,
有一天,孩子的學校要帶戶外教學,
前一天晚上我特意提醒他整理好自己的背包,
確保所有物品都帶齊。
他點點頭,但我並沒有幫他檢查,心想這是他的責任。
隔天早上,他背起書包準備出門,
突然驚呼:「媽媽!我的水壺忘記放進去了!」
我只是笑笑地說:「那就自己想辦法吧!」
(這是身為媽媽的我有經過刻練習過的結果,
要不然以前無名火也是很容易滾的)
孩子急忙跑到廚房,翻找水壺,
最後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,順利將水壺帶上。
他在出門前回頭看了我一眼,
帶著一絲羞愧,但從他眼中也看到他多了一點成長的氣息。
這一次的經歷讓他深刻體會到,
準備好自己的物品是自己的責任,而不是媽媽的責任。
從那天起,他也開始學會自己整理書包、
確認需要攜帶的東西,而我也能開始把心放下,
因為我知道,他已經慢慢學會為自己負責。
當媽的確實不容易,但我們可以選擇不讓自己那麼累。
適時地放手,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責任,才是對他們最好的投資。
當孩子習慣被依賴,他們永遠無法成為我們真正的靠山;
但當他們學會獨立、負責,他們才能在我們需要時,
真正成為我們的支柱。
育兒不僅是「養育」就好,
而是從「養育」、「教養」到「教育」,
這是一場長遠的學習與投資。
這條路,沒有捷徑,
但只要我們願意給孩子機會學習與成長,
終有一天,我們會發現,
他們已經成為我們最可靠的靠山。
學習信任孩子,並告訴他們「你做得很好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