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《情緒流動》

 

情緒流動

這本書和我研究的寶寶情緒其實說的都一樣,只不過很少人會談論更小的情緒處理,在壞情緒來臨前先處理情緒,讓情緒流動並降噪,再來處理事情。

擁有良好的情緒調節能力,就如同握有幸福人生的入場券,諮商心理師胡展誥曾說:「情緒需要出口,特別是令人難受的情緒。」

的確,情緒無所不在,而大多數人的情緒狀態是波動的(包括我也是),然而,透過我們的工作,我們持續訓練自己保持情緒穩定,因為唯有我們先穩定,才能包容並引導孩子學習如何讓情緒流動,也藉此讓父母可以學習如何引導寶寶情緒。

想要培養情緒穩定的孩子,父母需要先穩定自己的情緒,這不僅僅是控制情緒,而是透過覺察來拿回情緒的主導權,進一步整理並接納自己的情緒,我們在教寶寶如何處理情緒的同時,也是在幫助父母學習這項能力。

書中提到,負面情緒不僅像是一個讓人感到不適的討厭鬼,更像是一個渴望被深度傾聽、耐心回應的小孩。這些情緒的內在往往藏著「失望」、「挫折」與「無望感」:

  • 「失望」 想說的是,你正因為事情發展不如預期而感到難受。
  • 「挫折」 想說的是,你的行動無法達到期待的效果,因而感到難受。
  • 「無望感」 想說的是,當失望與挫折累積過多,你開始對許多事情感到懷疑,甚至失去行動的勇氣與動力。

負面情緒總是奮力地舉起小手,希望能被看見、被聽見、被安撫,而真正理性的溝通,並非一開始就試圖安撫,而是先讓情緒流動,讓它得到適當的表達與釋放。

許多書籍都是討論如何處理較大孩子的情緒,但很少提及嬰幼兒的情緒流動,事實上,從初生嬰兒開始,情緒的流動就至關重要。

有一次,我在陪伴一位新手媽媽時,見證了一場寶寶的情緒流動,那天,寶寶突然大哭不止,媽媽焦急地搖晃著他,試圖讓他安靜下來。她輕聲哄著:「不要哭,媽媽在這裡。」但寶寶的哭聲絲毫未減。

我提醒媽媽,試著先不急著安撫,而是觀察寶寶的情緒,也讓寶寶先做情緒發洩,在同時我也告知媽媽先整理自己的情緒,於是,她停下來,深吸一口氣,輕輕地放下寶寶,並拍拍輕聲說:「寶貝,你是不是覺得不開心?媽媽聽見你了,先冷靜一下,媽媽在這裏陪你。」

神奇的是,寶寶的哭聲突然逐漸減弱,最後變成了抽泣,寶寶的情緒得到了流動,而媽媽也因這份理解,感受到內心的安定。

這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,當我們允許孩子表達情緒,而非急著讓他們停止哭泣,他們能更快地感受到安全與支持,這不僅適用於嬰兒,也適用於成長中的孩子。

從孩子小的時候開始,父母便能練習覺察自己的情緒,這樣當孩子逐漸長大時,他們更能自我掌握和調節情緒。

當父母能夠安頓自己,便能給予孩子一股安定的力量,陪伴他們學習如何傾聽、理解、並接納自己的情緒,這是我們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,也是讓幸福流動的關鍵。

作者: 胡展誥  

繪者: Pirdou林柏辰

  • 出版社:遠流  
  • 出版日期:2024/07/26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台南月子雅文團隊 的頭像
    台南月子雅文團隊

    台南月子雅文團隊

    台南月子雅文團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